
《横折弯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发现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掌握横折弯钩的书写技巧和书写要领。 2. 使学生初步掌握范字“九”、“旭”的临写方法。 3. 在写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形态美、文化美,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横折弯钩的形态,行笔方向和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横折弯钩的特点,书写方法及在例字中的变化应用。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书写纸、瓷碟、毛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阶段 1. 规范摆放书写用具:左边前方放置课本,中间放毛毡,毛毡上放书写纸,右边前方放水盘或砚台,砚台后面放置毛笔。 2.起立活动肩、肘、腕。 3.纠正坐姿,静坐,平稳情绪。 二、复习竖弯钩,谈话导入 1.出示竖弯钩,学生书空,忆运笔方法。 竖弯钩又叫浮鹅钩,先写竖画再朝右转,作微带弧状的横向笔画,末端顿笔再向上出钩。 2.出示“九”、“旭”,学生分析出现的竖弯钩与之前学习的竖弯钩是否相同。 3.教师小结,提出新的笔画“横折弯钩”,板题,明确学习内容。 三、对比观察,归纳要领 1.学生自读,了解横折弯钩的形态特点。 横折弯钩,是由横画和竖弯钩组合而成的笔画,在字中多为主笔。 2.横折弯钩与竖弯钩在写法上的异同。 横折弯钩比竖弯钩多一个短横,横和竖的衔接处竖要藏锋。 四、初步表现,尝试练习 1.展示“横折弯钩”的运笔步骤示意图,学生书空,体会笔顺。 2.教师演示写法,提示起笔、行笔和收笔书写要领。 先逆锋起笔写横;提笔另起向上,逆锋入笔;折锋向左下力行,渐行渐轻;提笔右转,渐行渐重,笔势带弧;向上挑出钩。 3.学生尝试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4.选出有代表性的笔画,对照书写要领,学生点评。 五、范字辨析,演示临写 1.范字“九” (1)“九”可以拆成什么笔画与横折弯钩的组合? (2)请两学生上板分别书写“撇”、“横折弯钩”,组合成“九”。 (3)学生对比教材“九”的范字,观察“撇”的粗细长短,“横折弯钩”的书写。 上窄紧缩,下宽伸展。撇粗短,横折弯钩的横斜短,竖弯钩长且有弧度。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九”。 2.范字“旭” (1)学生读书上“旭”的写法。 (2)观察范字,教师引导学生读贴。 字形扁方,撇粗短,横折弯钩横画短,竖弯钩先向左下略带弧度写 竖,再右转写横,稍带弧向右伸,钩脚朝上。“日”部写小靠上,外紧内松。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自评,教师点评。 六、对比欣赏,拓展提高 观察不同书法家书写的“九”字,对比横折弯钩在欧体、柳体、赵体中的不同形态。 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七、结束整理,课后练习 1.先将笔上的墨汁在砚台掭干净,然后分组进行书写用具的清洗,保持人 与环境的清洁。 2.力求做到每日一笔一划认真书写30字。 七、板书设计 8.横折弯钩 乙 九 旭 (范字)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