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六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 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统计能力。 3.体会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统计的价值。 学习目标 【重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培养读图能力。 【难点】 数据的分段整理。 课堂导入 我们去收集环境监测数据。 可以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出来。 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 探究新知 下面是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合计 天数(天) 10 12 8 30 从表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的结果。 1 教材第68页例1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好 优 10 12 8 教材第68页例1 这样用条形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0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好 优 10 12 8 教材第68页例1 0 这样的统计图能更直观地看出6月份空气质量的状况。 标题要在图例正中间。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好 优 10 12 8 1格表示1天 教材第68页例1 0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好 优 10 12 8 有10天空气质量是优 有12天空气质量是良好 有8天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 教材第68页例1 0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某地6月份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图 天数(天)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良好 优 10 12 8 教材第68页例1 0 你还能从统计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教材第68页例1 要学会分析统计图哦! 6月份空气质量“优”和“良”一共22天。 6月份空气质量总体上来说比较好。 6月份“轻度污染”的天数还不少,要继续关注环保。 比较例1中的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什么优点? 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的结果都一样。 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形象。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低表达数据的多少。 教材第68页例1 1 3 4 统计表直接呈现原始数据。 2 下面是四(1)班男同学身高的记录表,根据记录表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1 135 7 141 13 141 2 151 8 142 14 146 3 138 9 140 15 139 4 136 10 147 16 152 5 150 11 136 17 137 6 133 12 145 18 144 教材第68页例2 2 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 可以分段整理数据,再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学号 身高(cm) 1 135 7 141 13 141 2 151 8 142 14 146 3 138 9 140 15 139 4 136 10 147 16 152 5 150 11 136 17 137 6 133 12 145 18 144 身高(cm) 人数 (人)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合计 1 6 5 3 3 18 教材第68页例2 身高(cm) 人数 (人)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合计 四(1)班男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1 6 5 3 3 18 教材第68页例2 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统计图吗? 四(1)班男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图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人数(人) 身高(cm)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0 2 4 6 8 10 1 6 5 3 3 教材第68页例2 根据左边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身高在什么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身高在135~139 cm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教材第68页例2 根据左边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小红的身高是143 cm, 教材第68页例2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