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625121

北师大版书法三年级上册 15.横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8843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北师大,书法,三年级,上册,横钩,教案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横钩》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字的要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着力体现以下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学习书法知识和技能,提高书写能力,掌握书写规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欣赏、分析、书写教材中的例字,体会基本笔画的形态美,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理论依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 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本课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隶属小学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材三年级上册。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形态的横钩的写法:横后作钩,钩部不向上凸起;横钩作钩,钩部向上凸起。并且让学生体会含有这两种形态横钩的范字“军”和“宫”的结构特点和临写方法。同时本课对“集字”的创作方式进行了介绍和说明。 本课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是:横钩的笔法练习,以及由横钩组成的宝盖头的结构特点;相关范字“宫”的临写,欣赏当代名家作品。 第二课时内容是:秃宝盖在具体汉字中的结构特点,以及“军”的临写,同时了解“集字”的创作方式,作用。欣赏《圣教序》并了解其由来以及其作者怀仁。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书法课的学习,在知识经验方面:首先,对欧体的笔法特点和欧字的结构特点有了初浅的认识,对《九成宫》的来历以及作者欧阳询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他们对“笔墨纸砚”的知识、描红、临拓的学习方法等常识有一些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通过以往的教学体会,学生对执笔写字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与书法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也有较浓兴趣,学生愿意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理解文化内涵;有意愿了解笔画和结构“美”,喜欢模仿老师写的字,喜欢临摹字帖。在学习能力方面: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分析、探究和表述能力,书写基础好的学生人数较多,但由于接触书法学科仅仅接受半个学期18节课的书法学习,学生笔画质量较弱,九成宫的结构意识,如内紧外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尚未形成。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能力: 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特征,学习横钩的写法。 认识横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作用。 体会横钩爱宝盖头中的形态和作用,写例字“宫”。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以及拆分横钩模型的方法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感知横钩的写法。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横钩的写法。 通过读帖,认识横钩的不同形态以及在字中的不同作用。 通过观察辅助线,观摩老师范写的学习方式学习“宫”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建立书法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书法。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追求书法艺术之前的平心静气,笃志好学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难点:1.认识横钩的基本形态特征; 2.学习横钩的写法; 3.认识横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安排 一、 带入情境,引出课题。 带入情境,引出“鸟儿”: 播放背景音乐,出示春景水墨画。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告别了冬天,渐渐地,渐渐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地万物被渲染了富有生机的色彩。你知道哪些与春有关的诗句吗? 2.激发想象,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从鸟尾至鸟喙勾勒出鸟的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