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竖心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竖心旁及相关例字的写法,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运用米字格来书写竖心旁,运用找对应点的方法学习的结字规律。 3.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竖心旁的写法。 2.难点:带有竖心旁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你们知道哪些古代书法家? 【生列举书法家】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几张古代书法家写的字,谁能给他们对号入座呢? 【出示课件: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欧阳询(九成宫)图片。让学生选择连线。】你们都喜欢谁的字呢?生回答。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老师也喜欢其中一位书法家欧阳询的字。 【师选九成宫集字】 2、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吗? 【左右结构,都有竖心旁。】 3、那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竖心旁。 【揭示课并板书(第六课、竖心旁)】 三、讲解示范 (一)竖心旁的写法 1.学生尝试 请同学们观察例字,我们在书写竖心旁时应注意什么? 请拿出笔写一个竖心旁。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讲评。 2.教师范写 (1)竖心旁的第一笔竖点圆润饱满第二笔侧点起笔略高,用笔先轻后重。两点左低右高,相互呼应。 (3)垂露竖位于两点之间,起笔、收笔稍重,微微右倾。 (4)书写竖心旁时,注意要与右边部分的高低长短搭配。 【师并板书:呼应、轻重、搭配】 学生改进练习。 (二)“———字的写法 1.自主临写 学生尝试临写 2.教师范写 怀:上竖与下面竖提应在竖中线上,且上下对正。下面撇与点应对称。 3.自主改进 (三)自学“惟、性” 1.学生练写(一遍) 2.播放视频 3.改进练习 (1)课件出示怀、惟、性的书写视频。 (2)学生练习。 【学生每字写两个】 4.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大小、结构、粗细变化】 5.教师点拨 惟:单人旁,撇粗,竖细。四横等距,前三横虚接,最后一横实接。注意点的变化。(平行等距,虚实结合) 性:三横等距,撇短,竖出头较长且粗。右半部分“生”部整体向上。(平行等距) 通过书写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字中的竖心旁的形态各不相同,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相同的字及偏旁同时出现时不显得呆板、生硬,让人感觉更加灵动。】 【师并板书:变化】 通过刚才的发现,让我们再把每个字再写三个。注意竖心旁的形态变化。 6.提高练习 每个字写三遍,要求写准第一笔,气脉一贯。中间不要蘸墨。 4、评出小小书法家。 【学生台前展示,台下学生给予鼓励】 六、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在《九成宫醴泉铭》中再找几个带有竖心旁的字写一写,给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第六课、竖心旁 呼应 轻重 搭配 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