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65297

诗经两首导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150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诗经,两首,导学案
  • cover
第24课:诗经两首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一学时 学习内容:学习《关雎》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 2、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学习过程 一 、新知自学,小组长监督小组成员完成下面练习。 四书是指 给下列的字词注音,并结合资料书解释意思。 睢鸠( ) 窈窕( ) 逑( ) 荇莱( ) 寤寐( ): 芼( ): 学生读课文,老师纠正,通读2――3遍。 合作探究 老师指导学生的朗读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2、学生自行翻译诗句,理解意思。老师提示: 关雎鸟关关和唱, 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 尽翻身直到天光。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 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 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娶她来钟鼓喧喧 3、课文问题探讨。(小组讨论)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既然大家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 请具体分析。 (3)首章八句写出小伙子的 所听: 所见: 所思: 所愿: 次章八句写出追慕之心的句子是 写出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第三章写出亲密相爱的句子是 写出欢快热闹的句子是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 到 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篇,也称“诗三百”,人们常说诗“六义”指内容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文章表现手法是“赋 比 兴”。赋就是铺陈。比就是比喻。兴就是托物起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5)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三、拓展练习、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关雎》)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牡 《泊秦淮》)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 《观飞来峰》) 三、巩固与运用:大声读课文,当堂背诵。 第二学时 学习内容:学习 《蒹葭》 学习目标: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美读全诗。 2、美读全诗,问题探究;延伸拓展,开阔视野。 学习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小组长监督完成下列练习。1、根据课文填写句子。 (1)求之不得, 。 (2)优哉游哉, (3) ,白露未已。 (4) _____ _____,道阻且右。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 ___,这些诗歌分为___ _、__ __、___ _ 3、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叫 它就是根据本诗改编而成的。 4、学生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