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679686

统考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学案(7份打包)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906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考,文本,打包,7份,学案,小说
    专题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题型分值 2019年2020年均为“1道单选题+2道主观题”的模式;满分15分。 考点分布 近年小说的考查重点是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表达、表达技巧。同时,基于核心素养的考查,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本选择 2018年、2019年全国三套高考试卷均为小说文本。 读懂小说必知的8组概念 叙述 1. 叙述 角度 ①全知视角 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 作用:视野无限开阔,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等)描述或评论人物和事件。 ②有限视角 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过程,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带有偏见和感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作用:使读者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2. 叙述 人称 ①第一人称 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内容都像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作用: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第二人称 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作用:具有强烈的感情倾向,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③第三人称 叙述者并非故事中的人物,而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故事。 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3. 叙述 腔调 叙述人流露出的感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有时作者可以将自己惯用的叙述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作品中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场景 1.场景 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一般指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一般指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作用:①给全篇“定调”,小说的开头一般有场景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性;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既可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感染读者;③为人物出场做铺垫;④揭示人物的性格;⑤具有象征意味,比如《老人与海》中的大海就是人生的象征。 2.自然环境 作用:①作为背景出现的自然景物,往往对事件起着相应的衬托(正衬和反衬)作用,营造氛围,为故事的展开蓄势、张本;②暗示或衬托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等;③可以作为幕间音乐,起过渡和调整节奏、舒缓情绪的作用;④暗示结局;⑤孕育美感和给人以精神启示的作用。 三、主题 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相应的环境或者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影响小说主题的主要因素:小说人物的性格、品质可以表现主题;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层层推进,结尾的出人意料可以升华主题;抑彼扬此的手法能烘托人物的性格特点,奠定主题的基调;情节的一波三折,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有力地传达主题意识;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寓意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增强主题的寓言性。 四、人物 1.人物特点 ①借助小说中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确认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 ②沿着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轨迹,探索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③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解读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原因,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2.“圆形人 物”与“扁 平人物” 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的性格往往是多面的、矛盾对立的、有空间感的。 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