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人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单人旁的写法和含有单人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在写字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写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一张写有“亻 仁 伴 俊 俏”字的写字纸。 教学重难点:单人旁的每一笔的写法和含有单人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瑰宝,它历史悠久,历代书法名家辈出。下面请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2.欣赏古代书法作品。王羲之的《乐毅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颜真卿的《颜勤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点评: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优秀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对汉字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3.复习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复习争做写字“三好生”的口诀: 坐好姿(头正身直两脚平,胸离桌子一拳迎,两肘平放一条线,眼离桌面一尺远。) 执好笔(一压二抵三指托,无名小指垫书桌,执笔高度要记清,一寸左右心里明。) 写好字(一看二记三书写,字字在心不走神,横平竖直字端正,堂堂正正中国人。)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写字教学中强调 “要求学生书写姿势正确”,在写字评价中,也有对姿势与习惯的要求。教师教学中提示学生写字姿势,对保护学生视力,也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更重要。】 二、过渡引入,指导书写 1.出示例字:仁 伴 俊 俏 做 2.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 都带有单人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人旁的写法。 3.显示单人旁。“亻” 4.老师示范讲解。 (1)引导观察。 单人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第一笔“撇”写在左上格,顿笔后直着撇出。撇的长短要适宜,书写时要注意角度,不要太平或太直,线条要挺拔。第二笔垂露竖要从撇的中间处起笔,长短与撇的长度差不多。另外,第一笔撇不仅决定了竖的位置,而且决定了整个字的位置,所以说,写字时,每个字的第一笔都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整个字在田字格里面的位置。 (2)教师范写。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撇的起笔在左上格的什么位置,收笔在什么位置,垂露竖要写的有力度,从上到下与竖中线的距离要保持一致。 5.学生描红。 (提示: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写字时要注意“三好”。) 6.请同学们自己试着临写一个,看能不能写好。 7.教师巡视,把写得不好的字投影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出来怎样改进。 8.再临写两个。 【点评:教师细致地讲解和认真地范写,有助于学生写好汉字。把写得不好的字投影,引导学生评议,对其他学生写好字作用很大。 】 三、引导观察,写“仁”和“伴” 1.指导观察“仁”。 (1)出示观察“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字的左边和右边,谁长得瘦?谁长的胖?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 (2)小结。“仁”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就是左窄又宽,左高右低,左伸右缩。 (3)学生书空“仁”。 2.指导观察“伴”。 (1)出示“伴”。 (2)观察讨论:这个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它和“仁”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现: 相同点:左窄右宽。 不同点:仁:左高右低 左伸右缩。伴:左低右高 左缩右伸。 (3)书空“伴”。 3.范写“仁”和“伴”。 (1)范写“仁” 单人旁不能离竖中线太近。右边:第一横为短横,在横中线上露锋起笔,第二横为长横,写在横中线下方,顿笔,然后行笔,写的长一些。 (2)范写“伴” 单人旁写在左半格。右边: 左边低,右边高,第一横为短横,在横中线上露锋起笔,第二横为长横,写在横中线下方,顿笔,然后行笔,顿笔回收;悬针竖起笔较高,写在竖中线的右侧,而且要写的长一些,并且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