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经过了对地球形状错误认识的③天圆地方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①球体,再到经过测量得出地球是一个②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对,ABC错。故答案为:D。 【点评】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着直觉认为“天圆地方”;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中期人造卫星不仅确证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2020·沈阳)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圆形 B.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C.地球最大周长约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A错误;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错误;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错误;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3.下图是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5°N,40°E) B.(23.5°S,40°W) C.(40°N,23.5°E) D.(40°S,23.5°W) (2)属于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1)A (2)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23.5°N,40°E。故答案为:A。(2)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据此判断,A地位于赤道以北,23.5°N,40°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故A错误;B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位于20°W以东,该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和低纬度,故B正确;C点位于20°W以西,赤道以北,30°N-60°N之间,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故C错误;D的纬度大约是45°S,位于中纬度,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1)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最终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