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752125

西泠版 三年级书法上册 7.竖 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07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西泠,三年级,书法,上册,教案
  • cover
第7课 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竖,能分辨竖画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上、止、非、十”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教材编写分析 《竖》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根据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知识链接”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竖画,将“上、止、非、十”等字用正确定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中间。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竖的书写。 难点:两种竖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课前复习:微课《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颜真卿《多宝塔碑》(部分),欣赏有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字。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作品《多宝塔碑》的一部分。这幅作品字体工整细致,秀丽刚劲。特别是这几个字中的竖画,形态不同,富有变化。古人说:“竖不直则字不正。”所以写好竖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竖 板书课题 3.试一试 课件出示两组竖线,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它们在起笔和收笔的方式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课件相机出示:“露锋收笔”“藏锋收笔”。 学生在练习纸试画,老师指导双姿。看看大家的坐姿,有没有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再看大家的握笔姿势,做到掌虚指实了吗? 二、指导书写。 活动(一)看一看 1.师述:竖画有两种形态:(课件出示)垂露竖和悬针竖。要注意两种竖画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异同。 2.学写垂露竖 认识垂露竖的形态。(贴板书:垂露竖的影)教师出示课件。 它的收笔部分像垂着的露珠。我们把这样的竖叫做垂露竖。 学生读帖,指名说垂露竖运笔过程。课件显示动态行笔示意图。 师生齐书空。边书空边说运笔过程:藏锋起笔,中锋行笔,藏锋收笔,左起右收。 ④看书法家视频,注意观察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式。 ⑤生在作业纸上试写3个垂露竖。强调读帖:写完一个以后,和书上的字样对比一下,找出不足,再写下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更好。提醒双姿。 ⑥生评。根据垂露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来评一评。 ⑦师描影范写,再次强调书写要领。 描影的时候要注意笔随影走,一笔写成。藏锋起笔,调整笔锋,中锋行笔,将笔毫聚向竖画的左侧,再向右下挥笔,最后向上收笔。 ⑧学生再写描影写3个垂露竖。边写边体会运笔过程 ⑨再次评写。教师用红笔圈出写得好的地方,并修改写得不足的地方。 ⑩师小结:同学们要边写边体会垂露竖的运笔方法,就能越写越好。 3.学写悬针竖 认识悬针竖的形态,(贴板书:悬针竖的影)教师出示课件。(悬针竖)。 它的收笔之处悬挂着的缝衣针。我们把具有这种形态的竖画叫做悬针竖。 学生读帖,(板书:悬针竖的书写要领)指名说垂露竖运笔过程,课件动态画出运笔过程示意图。 看书法家视频,注意观察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式。 ④指名说,课件出示运笔过程示动态意图。 ⑤学生齐书空,边书空边说运笔过程。老师描影范写:藏锋起笔,中锋行笔,渐行渐提,露锋收笔。注意笔随影走,一笔写成。 ⑥生试写三个悬针竖,再描影三个悬针竖,强调读帖和双姿。 ⑦师生共同评价。悬针竖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方式对吗 ⑧ 师小结:悬针竖和垂露竖在起笔、行笔的方式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收笔的方式。大家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活动二:练一练 1.学习带有竖画的字。 ①找出“十”“上”“止”“非”“王”五个字中的垂露竖和悬针竖。 ②教师解说这些字中竖的书写要点。 千字的竖画是悬针竖,其他的字里的竖画都是垂露竖。这么多的垂露竖,在粗细、长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