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6650

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时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94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地理,必修,课时,练习,自然界
  • cover
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时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种陆地水的储量,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水 B.地下水、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C.冰川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水 D. 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 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3、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河水经常补给潜水 C.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 D.核黄素和潜水游互补关系 4、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5、河水中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 A.地下水 B.冰川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 6、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颁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二、问答题 问答题: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黄河下游断流与哪些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现象? (2)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但近十年以来,泉水经常断流。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据专家研究,只要大气降水达到6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在27米以上,泉水就可以正常喷涌) 人教版地理必修1课时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答案 一、选择题:略 二、问答题 分析:(1)黄河流域大部分处半温润、半干旱地区,江河径流量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从人为原因看,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2)近几十年来济南地区气候无大的异常变化,除个别年份水偏少外,大气降水相对稳定,因此造成泉水经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而非自然原因。 答案:(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利用率低。措施:加强黄河使命措施全流域水量的统一高度调度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1世纪教育网 (2)由于济南地区工农业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以及城市建设等使用水量不断增多。加之该地处半湿润地区,水溯源(地表水)不丰富,导致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低于27米),致使泉水经常断流。 4.3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21世纪教育网3、理解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21世纪教育网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1、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2、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难点 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通过师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