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1—3 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 1、了解污水的危害,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 2、了解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装置,复习胶体的性质 科学思维 科学认知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掌握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 核心素养 使学生认识化学在解决污水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 意识 、创新能力、绿色运用、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技能和操作要点的指导 【实验用品】 污水(加洗涤剂和油污)的水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烧杯、铝片、铁架、直流电源(含电压、电流表)、PH试纸、导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观看自己制作的一段视频引出水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水的污染问题,还有身边的水污染问题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污水排放前的处理尤为重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污水处理———电浮选凝集法。 【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同学们朗读加深印象,同时引领学生学习方向。 【讲授】盘点污水处理的方法,常见的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化学方法中的电浮选凝聚法。 【板书】 实验1—3 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 【视频】 电浮选凝集法视频的片段 【目的】让学生们来看一个视频片段,通过50倍速快放的电浮选凝集法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烧杯中的污水是怎样变的较清亮的,同时学生也清楚的看到了浮渣层和沉淀层。把复杂晦涩难懂的“电浮选凝集法”,变成学生看的见视频,把学生的认知难度一下子降低下来。 【讲授】把视频中电浮选凝集法,效果最明显的一张图片抓拍下来,由这个图片把这节课层层铺开, “顾名思义”———由名字思考其意思 电———通电; 浮选———阴极产生的H2气泡,把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起净化作用; 凝集———阳极产生的Fe2+→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起到净化作用。 【目的】到此电浮选凝集法已被我们拨开了面纱,将要接触到它的实质了,象拨玉米一样把它层层拨开,透过现象逐步学到它的实质。 【学生活动】参阅课本,找出实验原理 【展示】实验原理图片 【板书】一、实验原理 两个电极反应 阳极: 阴极: 几个学生分别回答两个电极反应,再用课件详细讲解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其中有电子的转移,气体、沉淀的生成,体会电浮选凝集这种方法如何去的污。 【展示】电解凝集———在阳极上生成的Fe(OH)3↓起着 混凝剂作用,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起净化作用。 电浮选———阴极产生大量H2气泡,气泡直径很小,仅有5~20μm,它起着 浮选剂的作用,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其上浮,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作用目的。 【目的】和开始的电浮选凝集视频前后呼应,从宏观表象到本质挖掘层层阐述至此形成总结,使学生形成此方法的完整认知。 【板书】二、实验操作 【展示】展示并学生朗读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 ,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准备最大程度的参与演示实验。 1、实验用品 污水(加洗涤剂和油污)的水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烧杯、铝片、铁钉、直流电源、PH试纸、导线 2、实验步骤 1)、取100ml烧杯,60ml污水。 2)调节pH值到5~6。 3)加入少许的硫酸钠溶液。 4)平行悬置两个电极(铁和正极连接作阳极, 铝和负极连接作阴极) 5)将电压调节到6~9V,打开开关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本演示实验设置了四组实验,为学生更大程度参与实验,亲手操作提供更大方便与可能。四个实验组只设置一个实验通电,进行完整的实验演示,其余三个实验组除了不通电,其它的过程都进行。 【设置目的】四个实验组中的三个组除了不通电,其余项都进行,便于了全班学生动手参与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