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77972

2012届高二历史同步解析与测评:第六单元(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56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届,高二,历史,同步,解析,测评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标准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知道与了解 1.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中国同盟会的组建和纲领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4.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及其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5.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6.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理解与运用 1.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与区别 4.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解析 1.全面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解析】(1)民族主义是前提,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客观上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是忽略了革命主要的敌人———帝国主义,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满洲贵族时,也忽视了另一股反对势力———汉族地主和官僚。后来帝国主义对革命阻挠破坏,封建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派实施进攻,成为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2)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反映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重要作用。但民权主义没有把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作为斗争的对象,对汉族地主阶级存在一定的幻想。(3)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它要实现的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革命斗争缺乏群众基础,反映出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也表明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4)三民主义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2.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价三民主义 【解析】从理论上讲,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这也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从实践上讲,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但是由于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的一系列斗争都失败了。 3.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解析】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内容;民权主义中都主张人民享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但旧三民主义中民权享有的范围很空洞,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享有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中都主张平均地权,但三民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民生主义更多地关注了民众的生存问题。总之,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难点突破 1.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突破】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以下两层含义:(1)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的纲领,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新的民族主义要联合“一切平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