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8803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后巩固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9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语文,必修,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
  • cover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后巩固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苔藓(xiǎn) 扶弱济困(jì kùn) 掺酒(chān) 出殡(bìn ) B.瞥见(piē) 蹑手蹑脚(shè) 昵称(nì) 狭窄(zhǎi ) C.窗槛(jiàn) 着想(zháo) 一幢(zhuàng) 砖砌(qì) D.模特(mó) 编辑(jí) 唠叨(láo) 瞅一眼(jiū) 解析:B项,“蹑”应读“niè”;C项,“着”应读“zhuó”;D项,“瞅”应读“chǒu”。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般配 一愁莫展 草菅人命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耐烦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根茎 挺而走险 流言蜚语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暴躁 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A项,愁—筹;B项,巢—窠;C项,挺—铤。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_____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 (2) 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 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_____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女人的手指_____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A.启示 傲然 震动 B.启事 傲然 振动 C.启示 毅然 振动 D.启事 毅然 震动 解析:“启示”是启发指示, 使有所领悟的意思;“启事”则是一种文体。“傲然”强调叶子在风雨中坚强不屈;“毅然”强调坚决、毫不犹豫, 与语境不合。“震动”是颤动;“振动”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 不断做往复运动, 如钟摆的摆动。 答案:A 4.选出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 ) A.“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一声说,“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 “十二”, 她说, 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 接着是“十”、“九”, 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 C.“你不能到另一间屋子里去画吗 ”琼珊冷冷地问道。 D.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河, 好似细浪微波, 线条柔和, 蜿蜒起伏, 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解析: D项,“三四里”是约数, 中间不用顿号。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 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男女同学纷至沓来, 踊跃报名。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 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 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 亿元巨额利润, 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 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 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解析:“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与语境不合。 答案: 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在一些贫穷的地区,人们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不得不破坏生态环境,是一种源自贫困的压力;但在其他地区,破坏却主要来自“致富的压力”。 B.虽然嘴上都没说,但刑侦队的几个领导十分清楚:这一次卧底工作对一个初出茅庐的警校毕业生,当然是十分艰巨的,甚至是十分残酷的。 C.在每周一举行的晨会上,当校团委宣布把拍摄校庆的任务交给我们“广角摄制组”的时候,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在我们心头油然而生。 D.安南呼吁:巴激进组织停止对以色列平民的袭击;以色列政府也应当保持最大克制,停止对巴人员的法外处决以及对巴财产的蓄意破坏。 解析: A项,“人们破坏环境是压力”搭配不当;B项,“对……警校毕业生”改为“对警校毕业生来说”;C项,应为“在周一举行的晨会上”。 答案:D 7.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雪德尼·波特,_____国短篇小说作家,他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其小说故事奇特而又耐人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