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96739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7 认识分数丨苏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4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认识,分数
  • cover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实际上是孩子们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一共分成的份数与要表示的份数都清晰可见,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只把注意力集中在物体个数上,不能很好地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所以教学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份数上来,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本质,准确地建构起分数的意义。现将本节课总结如下: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新课开始,创设小猴分桃子的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把一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课件上利用一个圆形代替桃子,帮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分数知识。把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它的几分之一,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为本节课所学知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通过提出问题、操作演示、对比比较初步理解?的含义。接着引导学生第二次分桃,分两盘数量不同的桃,帮助学生再次理解?的含义。通过总结提升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不管桃子的个数如何变化,只要将这些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是这些桃的?。 三、总结概括,理解概念 教学“试一试”之后,引导学生比较两次分一盘桃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趁机让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经过交流,学生明确了:不管具体有几个都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只要把这些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要知道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关键要看平均分成几份。接着就进行了几个层次的练习,在练习中强调学生用虚线分一分。通过动手操作拿出12个圆片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通过练习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的总结时,提出: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上学期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吗?再次让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分数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