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00177

12《苏武传 》课件(48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532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第四,必修,人教,语文,高中
  • cover
苏武传 《汉书》 兰台令史———班固 班固(公元32~92),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他始得获释。但是,班固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未竟《汉书》而卒。 汉朝时,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此室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后人从此引申,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御史台和史官,都曾被称为兰台。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中还收录了大量的西汉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本纪,八表,十志(记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七十列传。 班超(32-102),东汉名将。他曾和窦固一起攻击北匈奴,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永元三年,其官拜西域都护使,后封定远侯。他威震西域三十载,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居家常执勤苦……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昭(约49—约120),十四岁嫁与同郡曹寿为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历史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才女之一,有《女诫》传世。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在父兄的影响和鼓励下,班昭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儒家经典和史书;长大后,又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班固后死于狱中,其《汉书》七表及天文志未竟。汉和帝诏班昭续成之。班昭常被天子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在宫中被尊称为“曹大家(gū)”。及邓太后当朝,班昭与闻政事,更受宠信。 汉朝和匈奴的战争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书.苏武传》载: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 女为人臣子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与旃毛并咽之 与武决去 因泣下沾衿 畔主背亲 请毕今日之驩 信义安所见乎? “女”通“汝” “去”通“弆” “旃”通“毡” “决”同“诀” “衿”同“襟” “畔”通“叛” 通 假 字 “驩”通“欢” “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代替了作者本来要写的字。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字”;二是表示异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 “见”通“现” 自读课文 把握文章的内容 梳理文章的情节 ① 武至匈奴 单于受赠 ② 缑王谋反 张胜知之?? ③ 谋反未果 欲杀汉使 ④ 舍生取义 匈奴急医? ⑤ 卫律劝降 苏武不屈 ⑥ 北海牧羊 贫贱不移?? ⑦ 李陵劝降 岿然不动? ⑧ 李陵再劝 忠诚如一?? ⑨ 汉匈和亲 请还苏武 ⑩ 艰险尽尝 发白归汉 情 节 文章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表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