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11915

4.6 神奇的眼睛 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560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神奇,眼睛,教案
  • cover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3.了解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4.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眼睛的构造、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题:同学们看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凯勒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当时只有20岁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 关于眼睛,同学们知道多少呢?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眼睛 (1)眼睛的结构 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眼睛的构造图和模型。并对比照相机和人眼球功能。 知识归纳: ①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②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 (2)睫状体的调节作用 教学情境:教师指导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纹,然后马上眺望远方,亲自感受眼睛是怎样调节的。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知识归纳: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 ①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②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说明:看远处与近处景物时通过晶状体形状的变化,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2.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情境: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个视力正常的同学,一个近视眼的同学,请近视眼的同学摘掉眼镜。教师出示印有三字经的卡片,从两位同学眼前开始,每念一个卡片上的字后退一步,逐步后退。 知识归纳: ①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②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成像于视网膜前。 说明: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 (2)探究实验:近视眼的矫正 猜想:应用什么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引导学生设想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镜进行矫正,试试效果如何。 实验设计:组装好器材,使烛焰的像落在光屏前方,此时像变得模糊。把凹透镜放在凸透镜前观察。 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近视眼镜。 现象: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结论: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及其矫正 教学情境:请学生猜想一下远视眼的特点、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根据刚才对近视眼如何矫正的推测,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远视眼的矫正。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知识归纳: (1)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于视网膜后。 (3)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4.眼镜的度数 教学情境:这里有几个老花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 知识归纳: (1)透镜的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Φ) ①公式:Φ=1/f(f为透镜焦距) ②单位:Φ:m-1 f: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