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16514

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4339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纲要,3课,秦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
  • cover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代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掌握秦统一全国的时间。 历史解释:掌握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等历史概念。 史料实证:通过探究秦朝建立与灭亡的相关信息,理解秦朝统一的必然性、影响以及秦亡的原因 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 家国情怀: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理解秦朝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秦皇帝制度和秦朝的中央官制及特点 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及内容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及作用 【教学过程】 秦的统一 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民的共识。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调胜弱,众者寡暴,以兵相刬,不得休息。”作者认为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们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的阻碍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1)客观条件 ①人民愿望: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2)主观条件 ①励精图治:秦王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②商鞅变法: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③策略得当: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 ④嬴政个人:秦始皇的雄才伟略 2.统一过程: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策略,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西南夷的控制 在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公元前214年,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灭六国后,秦王朝继续开疆拓土 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秦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置九原郡,并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南征百越,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后,在岭南置郡(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经营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五尺道”,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 概念阐释: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1)嬴政兼采三皇五帝的名号“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策权。 (3)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三公九卿制 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指丞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