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撇》 设计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对三、四年级学生提出“掌握正确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而“提高审美能力”。这些都是本课设计围绕的指导思想,并由此采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此能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颜体撇的态势特征,掌握长撇的书写方法。 2.使学生初步掌握撇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运笔方法。 3.借助米字格能基本准确地临习出范字“左”的字形结构,提高读贴临习 能力。 4.通过赏析和临写,让学生初步体验、感悟汉字的形体美,培养观察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撇的书写要领,运笔力求准确熟练。 2.掌握范字“左”的字形结构特征。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毛毡、磁贴、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认识明代晋江书法家张瑞图,介绍其艺术特点、成就。介绍张瑞图提名的几处公共场所:晋江博物馆、晋江戏剧中心、五店市、包括我校图书馆匾额也是集张瑞图字而成。 书法的艺术之美就蕴含在一笔一画之中,学好书法就得先学好每一个笔画,导出课题———撇。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书法景观,理解书法是美化功能,认识本土书法名人,以及书法的经济价值。】 二、笔画关联,突破难点。 1、观察图片,由其形状引出书法与生活中事物的联系 2、宝剑变成弯刀,如悬针竖变成长撇,说说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生了解到书法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三、新授重点,感悟笔画,反复练习。 1、指导学生从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运笔步骤来学习撇的书写要领。 2、提炼撇的运笔口诀:藏锋起笔,调中锋向左下行笔,渐行渐提,露锋尖收。 3、师生齐书空长撇,想象笔锋运动变化。 4、视频示范长撇,生运用口诀书写3个长撇,师生共同点评后,再次临写,展示对比。 5、师巡视指导,反馈学生试写的长撇。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获取长撇的运笔口诀和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书空练习,理解运笔方法,培养想象笔锋运动的能力。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核心指标应是看学生学得如何。教师始终关注的学,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发现问题———纠错———再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并在对比中进一步领悟长撇的书写要领,达到扎实掌握的目的。】 四、运用笔画,学写“左”字。 1、出示“左”的字体演变的五种写法,导出本课新字。 2、指导学生学会读帖,观察分析字形和笔画特点。 2、生结合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读帖,完成小游戏:根据读帖感悟,在米字格里摆放、定位“左”字的五个笔画。请学生对其摆放的结果进行点评、反馈。 3、师示范,生观察。 4、生尝试临写“左”字,与生强调笔画位置、粗细、长短、弧度。 5、根据书法学习卡的临摹要点进行同桌互评,师巡视指导,点圈批注。 【设计意图:临摹前的读帖是非常重要的,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要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只有在认真观察分析之后再动笔,才能做到临摹准确,通过学习卡的评价,强化记忆临摹要点。】 五、总结书写方法。 认真观察,掌握要领,勤于练习。 【设计意图:感受书法艺术的浩瀚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国粹,传承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梳理出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书法学习中积极实践,从而提升书法素养。】 六、板书设计: 撇 (结构示意图)起笔:逆锋起笔,调中锋向左下行笔 行笔:渐行渐提 收笔:露锋尖收 位置 长短 粗细 角度 起收 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