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816823

西泠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四单元 第11课 捺 教案

日期:2025-05-21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3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西泠,三年级,书法,上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十一课《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生学习捺的写法,使学生掌握两种不同形态捺画的写法要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子书写视频、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之、走、是、丈”四个例字。 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激发生对写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分析 教材编写分析 《捺》是西泠印社书法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板块包括了“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三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捺画分为平捺和斜捺两种,并掌握其书写要领;练习书写带有捺画的四个例字(之、走、是、丈)。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两种不同形态捺的写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其喜爱写字并能积极主动地去练习写好字。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子格、卡片、教学课件等。 板书设计 11 捺 平捺 斜捺 起 藏锋起笔(重) 藏锋起笔(轻) 行 取平势 取斜势 收 渐行渐按由粗到细露锋收笔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读书和写字时发现汉字的奇妙了吗?有个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而且还编成了儿歌呢?下面我们共同分享这首儿歌《奇妙的汉字》。(课件出示儿歌)。 师:对!这个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各个笔画组成的。下面我出示几个字同学们说说它们是哪几个笔画组成的?(出示带有丰、大、木字的卡片)。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横、竖、撇”的写法,今天就来学习“捺”的写法。 出示课题:《捺》,同时师也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学习新知 、试一试 观察“捺”的外形。 1、师出示“捺”的单独笔画并问:同学们,你们看看“捺”像生活中的什么呀? “大刀”(课件出示相应的实物图) 2、用毛笔画两组线条,体悟“一波三折”的运笔感受,为写“捺”打下基础。 (二)、看一看 分析“捺”的种类。 1、出示两组带有“捺”的汉字,大、丈、天、木和之、过、起、建,让学生指出每个字中的“捺”。 2、继续观察两组字中“捺”的区别。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捺”分为平捺和斜捺。(课件出示平捺、斜捺) 初试“捺”的写法。 出示“平捺”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师边详细讲解(藏锋起笔后向右行笔,取平势,调锋后向右下渐行渐按,收笔露锋向右,由粗重到尖细。)边当堂示范。 a学生拿起笔边看老师做示范边书空“平捺”的写法。 b学生拿笔蘸墨在宣纸上尝试“平捺”的写法。(师及时给与指导和肯定)。 出示“斜捺” 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师边详细讲解(写法上与平捺相似,起笔较轻,行笔向右下,角度略斜。)边当堂示范。 a学生拿起笔边看老 师做示范边书空“平捺”的写法。 b学生拿笔蘸墨在宣纸上尝试“斜捺”的写法。(师及时给与指导和肯定)。 对于写的好的同学到黑板前示范两种“捺”的不同写法。(师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 感受“捺”的美。 a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练习了“捺”的两种写法。“捺”在一个字中往往充当主笔,是最美的笔画也是最难写的一笔。“捺”的形态是:一波三折,宛如流水中的一个波浪。 b“捺”既然那么美,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古代几位大书法家是怎样写好“捺”的,通过欣赏他们的作品感受书法独有的艺术魅力。 c出示几幅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带有“捺”画的字。(课件出示书法作品) (三)、练一练 1、练习带有“捺”的字。 看了这些作品,同学们是不是也想练习写一写呀?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0面临写“练一练”的例字,同学们先观察这四个字的外形特征。 、教师示范本课四个带有捺的例字或播放视频。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四个例字进行讲解,分析不同例字中捺的异同点及书写注意事项。 边写(放)边解说这些字中平捺或斜捺的书写要点: “之”:上窄下宽,上紧下松,捺画取平势,向右舒展,要写得粗壮稳健。 “走”:上收下放,上部两横略向右上斜,下部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