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19855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备典故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191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诗文,必备,典故
  • cover
高中语文古诗文必备典故 1.【哀鸿】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看到使者,皆倾诉悲苦,如鸿雁哀鸣之声。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国军营里有马的叫声,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多用在送别诗中抒发惜别之情。如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比翼鸟】传说比翼鸟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用来比喻夫妻生活和谐美满。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首阳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亡之后,二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后以此比喻人坚守气节。 5.【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6.【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 7.【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以"东山高卧"泛指隐居。如唐代李白的《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8.【杜康】相传杜康是周朝时酿酒术的发明者,被称作酒祖。后以"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高山流水】相传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觉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感叹再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0.【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多用"化碧"称颂忠臣志士。 11.【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昏庸无能,沉迷玩乐,陈灭亡时,此诗正在宫中盛行,后以"后庭花"代指亡国之音。 12.【鸡黍】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就向当地的一位老人打听去路,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3.【昆山玉】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用"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如刘禹锡的《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14.【汗青】古时的字写在竹简上,须先用火烤青竹,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烤时青竹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以"汗青"指书稿、史书。如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张敞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恩爱。 16.【烂柯人】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位老者在下棋,于是就坐下来观看,一局终了,发现斧头柄已烂。他回到家,世上已过数百年,邻居都不在世了。后以"烂柯人"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梦蝶】也称"化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以此比喻梦幻迷离的状态或梦中佳趣。 18.【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用来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19.【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作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