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57232

23.【新高考历史考点复盘】第二十三单元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考点测评+考法分析+应试策略+专项练习】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231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点,重大,专项,策略,应试,分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单元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考法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2019海南高考,24,15分] 材料 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1615年①,努尔哈赤选出了“正直贤良”的大臣八员,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②。此后逐渐发展,形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②④。雍正年间①,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后为定制,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1791年①,乾隆皇帝下谕旨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②。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③。(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被废除的原因③。(6分) 本题考查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相关内容,凸显了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家国情怀④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由材料“举行贵族议事会是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议事决策方式,匈奴、蒙古、女真皆有之”可得出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从材料“与一些贵族一起,审议本部族内的民事、刑事纠纷”可得出维持清朝统治稳定;依据材料“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过清朝的一些重大军政事务,如平定三藩、攻取台湾、反击沙俄等”可得出维护了清朝的大一统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早期的政治中枢。第(2)问,据所学知识可知不利于皇权集中;据材料“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有名无实”可知其失去存在意义。 【答案】(1)作用:延续北方民族政治传统,成为政治中枢;团结平衡各种力量,维持清朝统治稳定;维护了清朝的大一统局面。(9分) (2)原因:不利于皇权集中;失去存在意义。(6分) 【名师点拨】 从改革的原因、性质和决定改革成败的 因素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1.原因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4)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快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5)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2.性质 (1)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  (2)封建地主阶级为巩固统治基础,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3)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快本民族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变革。 3.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2)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可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分析。 (3)改革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有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考法2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8江苏高考,24,10分]   戊戌变法时期①,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②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④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②后依张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