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61276

1.2《怎样放得更大》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329257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怎样放得更大,课件,35张,PPT,教案,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年级上1.2《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课题 怎样放得更大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6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 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之间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3.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它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两个凸透镜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 在观察过程中,能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到大而清晰的图像。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参与自制显微镜的活动。2. 体会科学家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2. 认识到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技术的改进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重点 用两个放大镜组装成一个简易显微镜,并用它进行观察记录。 难点 放大镜之间距离的调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这是某同学分别用5倍、10倍和20倍的放大镜观察国槐树虫卵的情形,你有什么发现?发现:图像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思考:想观察更清晰的图像怎么办?2.请用放大镜观察皮肤,你观察到了什么?明确: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组织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长毛的开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3.人体的皮肤是由细胞组成的。用放大镜能观察到吗?明确:观察不到。思考: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呢? 回答,思考观察,交流,思考 让学生体会到仅仅用肉眼和放大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是不够的,需要有能让图像放得更大的方法或仪器,从而引出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讲授新课 一、探索我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看看能否把物体放得更大。实验器材: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卡纸、直尺、铅笔、美工刀、双面胶(一)相同倍数的凸透镜组合1.组合过程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大。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③上下移动第二个凸透镜,观察到最大的清晰图像。④反复移出、移进第二个放大镜,比较观察到的图像大小。2.动画演示。3.温馨提示:操作要领◆平行放置◆上下移动◆清晰的像4.观察发现①两个放大镜比一个放大镜放大物体的图像会更大。②组合时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摆放。③在先固定一个放大镜的情况下,从下边放第二个放大镜。④组合时要调整位置,才能把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二)不同倍数凸透镜组合1.两个倍数不同的凸透镜怎么组合才能使物体的图像放大效果最好?请用倍数不同的图透镜组合观察直尺1厘米的格子,有什么新发现? 实验交流:①5倍在上,10倍在下 ,图像放大效果最好。② 5倍在上,20倍在下 ,图像放大效果最好。2.观察发现上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小于下边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效果好。(三)固定凸透镜我们发现两个放大镜组合放大倍数比一个放大镜更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解脱不了双手,一旦手动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导致图像清晰度和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怎样固定两个放大镜?明确:(1)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最佳距离不变,另一名同学用尺子测量出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怎么测量两个凸透镜的最佳距离?①测量两个镜框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②测量两个镜框上边缘与上边缘之间的距离③测量两个镜框下边缘与下边缘之间的距离(2)将测量好的距离在卡纸上裁剪好。(3)将裁剪好的卡纸固定在两个放大镜的外围,用双面胶进行固定,留一个缝,让放大镜的手柄露出来。(4)用这样组合固定好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就比较方便了。 ◆跟视频学习制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