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7255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8439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课件网) 深圳特区 珠海特区 汕头特区 厦门特区 海南特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国际背景: (1)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2.国内背景: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1)1980年,国家正式把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定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1988年,设海南省,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经济特区的建立 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资源丰富。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探究: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2.含义 ①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创设情境:有人说深圳除了挂五星红旗外,其他与资本主义地区差不多。还有一位来自内地的副省长参观深圳后说:“想不到辛辛苦苦干革命几十年,现在一下子都变了”,不禁哭了起来。对于深圳的发展,有人赞成,有人怀疑,也有人反对。 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区别吗    深圳等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A、生活方式 B、社会制度 C、地域大小 D、文化传统 深圳是经济特区,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2.含义 3.成果展示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2.含义 3.成果展示 4.作用和影响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2)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 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1988) 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1984,14个)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沿海开放城市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1988) 第二步:沿海开放城市(1984,14个) 第三步: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4个)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三角 闽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第一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