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美版小学《书法练习指导》三年级上册 写“福”字 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书法练习指导》上册第16课《写“福”字》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综合课,要求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学写“福”字,从而了解春节在门上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以久的风俗,掌握欧体楷书“福”字的笔画特点、用笔方法、结构特点。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了解中国“福”文化、“福”字的由来;第二部分观察、分析欧体楷书“福”字的特点;第三部分在斗方上写“福”字。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经过二年半的书法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已经能够观察出简单汉字的笔画、部件和比例关系,尤其在升入三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用笔笔法:横、竖、撇、点和横折等笔画的方法。学生能够初步综合这些笔画进行书写实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基本把握“福”字的结构特点和在斗方上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读帖、观察分析和实践体验,借助米字格掌握“福”字的结构和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帖、书写和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福”字的结构特点和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斗方上“福”字的写法。 教学方法:表扬激趣法、欣赏激趣法、引导、示范、分析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用具:笔、墨、纸、砚、斗方等 教师用具:笔、墨、纸、砚、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福”字。“福”字最常出现在哪? (对,每逢春节,人们在红纸上写“福”字,在门上、窗户上、门楣上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2.介绍福文化。 学生思考、回答。 (春节的时候,福字最常出现在门上、窗户上┄┄) 讲解文字; 学知识; 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1.介绍楷书四大家(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 (今天,我们以欧体楷书为例,学写“福“字。)(板书:写“福”字) 2.观察“福“字的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禮泉铭》中的“福”字为例,来学习“福”字的写法。(课件展示:原碑帖“福”字和米字格中的“福”字。)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 “福”字中用到了以前我们学过的哪几种笔画? “福”字中的左右偏旁都有哪些特点? 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米字格中的“福”字。借助米字格,我们可以看到“福”字中每个笔画的长短,角度和位置 的关系。 学生观察、对比、思考。 学生思考,跟随老师读帖。 点、横、撇、横折。 左我偏旁整体偏下,较窄,右偏旁整体偏上,较宽。 跟随老师在米字格书空写“福”字。 培养学生读原碑贴的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字形的能力。 讲解示范 1.分析“福”字写法 ①“福”字中左偏旁的第一笔有什么特点? ②横撇有什么特点? ③竖和点有什么特点? ④“福”字中右偏旁有什么特点? ⑤图中的辅助线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 示范“福”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每个笔画的写法,以及左右偏旁的搭配关系。 (第一笔为侧点,方中带圆、饱满。) (横撇被分成两笔,书写完成,横画起笔较低,左低右高,撇在横画右上起笔,撇收笔处,不超过横的起笔位置。) (竖画为垂露竖,微微左倾;第二个点较小,饱满。横撇与点之间留有空隙。) (右偏旁的第一笔为左尖横,轻起重收;横画的间距大致相等;上半部较窄,下半部较宽。) (提醒我们要注意左偏旁的横左低右高,点和竖写一条直线上,以及点的位置;右偏这就的横画间距大致相等。)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聆听老师讲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善于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书写实践 指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