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横、短横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过程中的用笔。 认识短横、尖横。 2.能力目标:掌握书写长横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长横的起笔、行笔、收笔运笔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激趣引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看———(教师出示自已准备的书法作品) 瞧!这是老师我临写欧阳询碑帖的一幅书法作品。 你们想拥有这样的好字吗? 生:想。 师:孩子们,要写一手好字,需要从基本笔画开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写欧体的横。(板书:挂图 横 ) 二、发展阶段 (一)认识“欧体”字中的横。 1. 认识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 师:唐代有一位大书法家名叫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练习书法很刻苦,精通八种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 2. 观察、比较三种“横”的异同。 师:请孩子们观察、比较:这三个横有什么特点? (出示PPT中 颜真卿的横 柳公权的横 欧阳询的横 ) 生:颜真卿的横两头重,中间细;柳公权的横中间很细;欧阳询的横两头重。 师(小结):颜真卿的横两头重中间细; 柳公权的横头方腰细,单头重; 欧阳询的横两头重,中间约细。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欧体”字中的横的写法。 (二)学写“欧体”字中的横。 1.学习“欧体”字中的横的写法。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观察横的起笔、行笔、收笔方向是怎样? (观看书写横的视频) 生(回答):横的起笔方向向右斜切入,行笔向右,收笔向左。 师(小结):横的起笔方向:向右斜切入轻顿笔 行笔方向:向右中锋用笔 收笔方向:向右提笔再轻顿笔再向左回锋 2. 感知“欧体”字中的横的变化。 师:孩子们,仔细观察:横还有哪些变化呢? 生:粗细变化。 师:横的粗细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教师引导出横的粗细变化:横的两端粗,中间略细。 3. 书写欧体“横”过程中的书写要领。 (1) 小组讨论:书写横过程中有哪些动作? (2)汇报交流:(板书:切 转 提 压 收)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着老师展示的箭头写并大声读出来吧!(PPT展示:切 转 提 压 收的过程) 4.教师示范写“横”。 师:请孩子们看老师书写“横”。(教师在展台上示范) 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欧楷入笔多不藏峰,但也绝不是露着虚尖去行笔,笔画要去方中有圆,柔中带刚,横画两端不要出现疙瘩,中间不要出现“柳腰”,起笔收笔不可用力顿笔。横画,都要向上略微倾斜,称之为“坎肩”。 5.学生学写“横”。 师:孩子们,拿起手中毛笔,书写“横”吧! (三)初学展评。 教师抽2-3人学生练习的横放到展示台上展示,学生自己根据刚才的讲解分析自己的不足,学生在互评,教师点评。 (横的评比标准:按照横的起笔、行笔、收笔顿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以及横的粗细变化来评比。) 三、探究阶段 1.认知尖横、短横 (1)师:我们来观察“三”字中,这三个横画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三”字) 生答:第一横和第二横短,第三横长。 (2)教师小结:“三”第一个笔画露锋入笔,左边尖,向右中锋用笔,最后向右提笔再压轻顿笔再向左回峰———叫尖横;第二个笔画向右斜切入轻顿笔,向右中锋用笔,最后向右提笔再压轻顿笔再向左回峰———叫短横;第三个笔画向右斜切入轻顿笔,向右中锋用笔略微细,最后向右提笔再压轻顿笔再向左回峰———叫长横。 2.学写“三”、“上”。 教师展台上示范写“三”、“上”。 3.学生练习 (1)师:孩子们你们学会了吗?动起手来吧! (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点评 五、总结拓展 1.讲故事 师:孩子们,老师送给你们一个小故事。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流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