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99543

河南省长垣市十中202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449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长垣市,十中,2021届,高三语,文一
    河南省长垣市十中2021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1·长垣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高度的融诗意美与禅意生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其根源正是耕读生活。这种让生命实现自主、自在、自觉的耕读生活,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走向了源于心法的内求性、自我生命体验的崇高性、与天地感应的自在性之路,由此使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在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当高强度的农耕劳动从满足生计中解脱出来后,农耕劳动不是没有价值了,恰恰相反,在21世纪人类迈向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农耕劳动价值将比任何时候都大。脱离生计的劳动之后,农耕劳动所携带的具有道法自然的文化、精神、生命的价值更加凸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后,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在物质产品丰富之后,什么样的劳动才能成为人类第一需求?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成为人类生命最优陪伴的劳动,不是现代工业化的工厂劳动,也不是办公室的脑力劳动,只能是集生命健康、艺术创作、物质自养、精神自主为一身的农耕劳动。 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劳动革命。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工业化时代的许多劳动将会被机器人所替代。但由于我们对此缺乏正确认识,对于即将发生的这种劳动替代的革命充满了恐慌和不确定性。其实,现代智能机器人所替代的恰恰是工业化时代对人性和生命有副作用、有异化的劳动,但对人类生命有价值、没有异化的农耕劳动不仅不会替代,反而更加凸显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时代不是人类成为智能机器人奴隶的时代,而是人类从异化劳动解放的时代。 人正是因为劳动才使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21世纪人类劳动革命的意义,是让劳动承担起实现人类生命崇高,使人类与机器人有区别的新使命。让人类从劳动满足物质需求中解放出来,使劳动所具有的满足人类的生命健康、生命崇高、生命幸福价值的作用充分释放出来。 今天中国教育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越来越走向急功近利的“做事教育”,严重导致了“做人教育”的供给不足。从“做事”层面看,耕读教育没有什么价值;从“做人”层面看,耕读教育恰恰是现代非常需要借鉴、传承的。 按照新时代劳动观,如何让耕读教育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是当代中国迈向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耕读不仅是从儿童到大学生的做人教育的必修课,也应该成为如何做中国人的必修课。 耕读教育重新定义中国乡村的价值和未来,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耕读教育是我们迈向新时代重新发现乡村价值的重要教育。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不是单纯的资本下乡的产业振兴,而是中国古老乡村文明如何实现与新时代嫁接的振兴。迈向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耕读教育将会承担起将古老的农耕文明与新时代嫁接、过去与未来对话、城市与乡村互补共生、物质与精神统一的使命。 在全国开展耕读教育,不仅可以让国人在精神上找到回家的路,还可为乡村振兴带来人气与人才、资源与市场、自信与文化。耕读教育,不仅会使全社会重新认识中国乡村价值,也会推动乡村教育改革,使古老的乡村在耕读教育中走向振兴。 (摘编自张孝德《千年耕读教育的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融诗意美与禅意生命为一体的耕读生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和保证。 B.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后,人的第一需要是集生命健康、艺术创作等为一体的农耕劳动。 C.耕读教育是迈向新时代的重要教育,其对象不应只是各类在校学生,还应包括所有国人。 D.全面开展耕读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只有耕读教育才能让古老的乡村走向振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