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6169

2022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件(2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9099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届,必修,人教,新人教,打包,2份
    (课件网)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核心考点一 分配制度 1.全面把握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 ①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提醒】 (1)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因此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中不都是按劳分配。 (2)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3)工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①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决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重要性: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可以提高经济效率,并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对过大的收入差距进行调节,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等,这就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注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按要素分配。 【提醒】 三次分配机制: 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三个层次: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 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 【拓展】 细化剖析几个角度的分配方式 角度一:关于三权分置中的分配方式 (1)农民承包土地(集体成员承包村集体的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2)农民流转土地经营权(由别人经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非劳动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3)农民入股承包(入股到集体合作社)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4)获得流转后的经营权的农民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5)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流转方经营土地组织去打工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也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经营组织为公有制的则为前者,为非公有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