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7056

2.4 能量 教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8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能量,教案
  • cover
第四节 能 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不同的能量. 2.知道各种能量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生活现象,观察教材图片,讨论交流,让学生自己认识常见的能量形式. 2.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是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能从能量的运动高度来认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拉近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所对应的运动形式.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教学突破】 设计几个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理解人们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长江三峡发电站电能获取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播放多媒体视频,引入新课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击缶而歌倒计时”,结合视频动画和主持人描述词,让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本开幕式. 主持人解说词:美丽的欢迎焰火绕场一周,在鸟巢上空花朵般绽放,激活了古老的日晷,在鸟巢上方显得格外漂亮,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间计时日期的日晷,由日晷发出的时间之光点亮了鸟巢.点亮了2008面由缶组成的矩形缶阵.独特的多媒体手段,拉开了开幕式的帷幕.日晷将光反射到场地的缶上.缶是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由陶土或青铜制成.早在夏、商时代,就有了“击缶而歌”的演奏.此刻它们正以光的律动向我们传递光阴的概念.和着击打声,出现巨大的数字,每次光影数字的交锋,都预示着北京奥运的每秒临近.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一同倒数,用震撼的节奏,激荡千年祖国的疆土,激荡中华民族的奔腾血脉,共同迎接奥运之光的莅临.今夜星光灿烂,8月的中国以如火的热情诚邀八方来客,广纳四海宾朋.今夜礼花满天,仲夏的北京见证天国奇迹,铸造荣耀巅峰.夜空璀璨,缶声震天,情谊无边.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场独具中国古典艺术魅力的欢迎仪式,欢迎所有远道而来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 二、进行新课 学生活动1:指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第一自然段. 1.各种形式的能量 学生活动2:自读并交流学习教材第32页“各种形式的能量”中的有关内容和图片说明,阐述各种运动形态所对应的能量形式. 交流总结:(1)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机械能; (2)电和光具有的能量———电磁能和光能; (3)物体内部的分子的运动具有的能量———内能; (4)原子核具有的能量———核能.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知道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5)植物秸秆、煤、汽油存储的能量———化学能. 2.能量可以转化 学生活动4:在现代生活中,电能是最普遍的能量,结合教材图2-4-3,讨论电能是从哪里来的. 教师引导:古代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存储起来;植物的遗体被泥沙、岩石等覆盖,经过上亿年的变化形成煤炭;在火电站里,煤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带动发动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最后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各家各户和工厂等用电场所. 学生活动5:分析长江三峡发电站里电能获取的过程. 讨论交流: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水的重力势能增加;水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动机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学生活动6:讨论身边的哪些能量是来自太阳的. 讨论交流: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来自古代生物利用光合作用存储的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中的内能直接来自太阳;光电池获得能量来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