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7491

初语部编版八下 第22课 《礼记》两则大道之行也 微课课件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6766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初语,编版,八下,22课,礼记,两则
  • cover
大道之行也 考点聚焦 1、熟读成诵,掌握相关文言词。 2、领会本文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 3、 联系生活,理解大同社会的意义。 背景介绍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事毕,出游于观( 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日:“君子何叹? ” (孔子何叹? )孔子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知识梳理 文中提到的大同社会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呢?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课文从哪三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技巧点睛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男有分,女有归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尽其 用,人尽其力”) 写“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是哪个? 技巧点睛 译文: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技巧点睛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通“举” 技巧点睛 矜、寡、孤、独 “矜”通“鳏” 一词多义 1.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用作动词,以……为亲,译为“奉养” 技巧点睛 名词,父母 2.故人不独子其子 故人不独子其子 用作动词,以……为子,译为“抚育” 名词,子女 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意动用法,以……为亲人、以……为子女 技巧点睛 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外户而不闭 古今异义 技巧点睛 女有归 贼 古意:害人 今意:小偷 古意:女子出嫁 今意:回家,回来 知识梳理 行:施行 为:是 修:培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寡:老而无夫的人 重点字词 思维导图 “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大同” 社会的基本特征 全文的总结语 大道之行也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