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7746

初语部编版九下 第13课 短文两篇不求甚解 微课课件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8805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初语,编版,九下,13课,短文,两篇
  • cover
不求甚解 考点聚焦 1、理解“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态度和方法的合理性,学习辩 证地看问题的方法。 2、掌握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及其内在逻辑。? 知识梳理 文章的靶子是哪句?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 知识梳理 第二段: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第四段:说明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第五段: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 第七段: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第八段:说明陆象山语录的意思。 第九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作者是怎样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技巧点睛 第五段举了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 第六段举了诸葛亮的例子。诸葛亮读书是“观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八段引用陆象山语录。“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文章举了哪些例子?引用了哪些名言? 技巧点睛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 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 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技巧点睛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技巧点睛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 “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技巧点睛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技巧点睛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驳论的论证方式 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拓展提升 把你喜欢的读书格言摘抄下来,设计成书签,配上插图加上漂亮的硬笔书法,美观醒目。 ▲开卷有益。 ———【宋】赵光义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不求甚解 举例子 树靶子 引语录 驳论 思维导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