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7894

初语部编版七下 第23课 太空一日 微课课件

日期:2024-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7493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初语,编版,七下,23课,太空,一日
  • cover
太空一日 考点聚焦 1. 找出文中关于“我”的心理描写的语句,领会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 理解句子“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3. 走进中国航天,通过了解杨利伟来体会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用于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知识梳理 关于纪实性自传 这篇文章节选自杨利伟的自传《天地九重》中第六章《太空一日》,是中国唯一、世界罕有的航天员再现太空之行的真实叙述。从传统的“文学”角度看,本文是“非虚构”文章;从《课标》的相关表述看,本文是一篇记叙性作文,属于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本文是传记文学,而本文不同于一般自传作品,还有“报告”成分。 知识梳理 文章框架 太空一日 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部分(18~29)“我”在飞船上看到的事物,并强调没看到“长城”。 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67)惊心动魄的返航。 知识梳理 写作方法 小标题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具有独特的选材特点。第一、四节为纵向式叙述,第二、三节为横向式描写;语言上,体现了具有严谨、科学的语言风格,既有严谨、克制之处,又有激情难抑之处。 本篇文章的小标题提示了我们哪些内容?运用小标题有什么好处? 技巧点睛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 冲出地球 ———? 进入太空?(横向式结构) ——— 返回地球(纵向式结构) 运用小标题能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直观地展现了杨利伟退游太空一日的过程,使行文条理清晰。 在太空一日过程中,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心理活动是有什么变化? 技巧点睛 第一次:共振叠加,五脏六肺要碎了———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顽强承受。 第二次: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出现神秘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文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技巧点睛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准确记录自己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吗? 技巧点睛 杨利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充满不可预料的各种危险和意外情况之下,杨利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具有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所以被称为“航天英雄”。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松了一口气,发射现场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技巧点睛 精读课文,品味语句妙处 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