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07903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6《老山界》 微课课件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404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七年级,下册,老山界,微课,课件
  • cover
老山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陆 定 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老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历吧。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会领悟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通过反复阅读,弄清各种叙述方法的特点,体会本文运用顺叙方法和插叙方法的好处。 3.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清楚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走进作者 陆定一(1906—1996年),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陆定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起他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途中他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79年后,他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时代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1934年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知识备查 xiē pān kē yè qiào hān guàn jǔ 歇歇脚 攀谈 苛捐杂税 呜咽 峭壁 酣然入梦 灌输 骨碌 咀嚼 gū lu 重要字词 多音字 jiáo 嚼舌 jué 咀嚼 嚼 chéng 盛饭 shèng 盛开 盛 词语解释 【呜咽】 【澎湃】 【鼓动】 【索性】 【灌输】 (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输送(思想、知识等)。 【酣然入梦】 畅快地入睡。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 本文是以什么顺序安排内容的?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 整体感知 时 间 地 点 事 情 第 一 天 第 二 天 下午 天黑 夜里 半夜 黎明以后 下午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山脚下 准备爬山 半山腰 夜行军 山路上 半夜露宿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山顶 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 精读细研 1.我们了解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知道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困难一:行路难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用火把形成的“之”字形的景象表现老山界山势险峻、迂回曲折的特点。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从上下两个角度写火把不同的样子,细致生动的描写突出了红军翻越老山界之难。 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详细地描写了雷公岩的陡峭程度,看上去就那么吓人,更别提攀登了。 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通过写马摔下悬崖后脚骨断裂,从侧面表现出雷公岩的陡峭。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困难二:睡觉难 路窄石硬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 寒气逼人 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 肚子很饿,气力不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