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2546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课件(共24张PPT、含音频)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3次 大小:76824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音频,PPT,24张,编版,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课件网)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学习目标: 1.了解小令的基本常识。2.正确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难点:悲凉的意境分析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走近作者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背景链接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 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杂剧 散曲 套数: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又名“叶儿”,只有一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 天净沙 (曲牌名) 秋思(题目)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灏《黄河楼》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句回顾: (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 导入: 朗读诗歌 注意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出感情 文章感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首句写旅人所见。 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条。黄昏时的乌鸦哀啼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 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秋末黄昏萧瑟、荒凉的意境。 小桥流水人家,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 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小桥。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屋里的人们正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 这是伏笔,与其他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衬作用:“他人有家我独无”,更添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秋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褴褛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 古道荒凉,西风萧瑟,马已羸弱,人何以堪?因此,凄凉、冷清、孤寂、愁苦的气氛中,诗人怎能不升起思乡之情啊!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点明时间,与“昏”呼应。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天涯,指天边,极远的地方 望着西沉的太阳,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长路关山何时尽”啊!难怪诗人要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了。 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在诗中有何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的羁旅之思。)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羊肠小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整体诗意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几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合作探究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几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