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28980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33张PPT)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0496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课件
  • cover
孔子 编年体史书 《春秋》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东周 春秋 战国 西汉·刘向整理校订 《战国策》 前770年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乱” “变”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诸侯国数量明显减少 一、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新兴 地主阶级 晋 1、格局形成: 求 救 庞涓,快回来! 围魏救赵 田忌、孙膑 公元前354年 赵、齐(田忌、孙膑) 魏(庞涓) 桂陵 桂陵之战 2、争霸战争 马陵 求 救 减灶之计 田忌、孙膑 庞涓 公元前342年 韩、齐(田忌、孙膑) 魏(庞涓、太子申) 马陵之战 秦 赵 邯郸 长平 周 赵军进攻路线 秦军进攻路线 河 水 水 水 汾 洛 长 平 之 战 我离间! 白起 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 赵王 赵括取代廉颇! 赵括 我天下无敌! 纸上谈兵! 赵括 公元前262年 赵(廉颇 赵括) 秦(白起)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与秦抗衡。 廉颇 长平之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战役 交战双方 典故 桂陵之战 齐、赵&魏 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 齐、韩&魏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材料一: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有数十万。 材料二:(赵王) 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结合材料和三大战役相关情况内容,总结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伤亡大 战争性质:争霸战争(春秋) 兼并战争(战国) ,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孟子·离娄上》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你怎么评价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影响? 消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积极(客观):促进政治改革,民族交融,国家统一。 (辩证历史观) 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秦国) 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黄金五十金 徙木立信 二、商鞅变法———一场旷世的改革 1、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 2、商鞅变法的背景?(为什么变法) 3、商鞅变法的内容?(怎么变法) 4、商鞅变法的作用?(变得怎样) 1、背景 经济: 政治: 军事: 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他们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政治原因) 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目的) 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的“牛尊”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李悝 邹忌 商鞅 申不害 吴起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 秦孝公下诏求贤 商鞅出生于卫国,姓公孙,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陕西丹凤),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 人物扫描 法家思想 2、时间、人物: 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想象画) ……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3、内容 政治 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新兴地主阶级掌权 高效行政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