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30943

【新教材新高考】专题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2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5092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专题,建设,版含,word,精创
  • cover
【新教材新高考】专题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2022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考点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12) 考点02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3-24)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费孝通提及1949年参加北平各界代表会议(北京市政协的前身)时的场景:“(会场)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这表明这一会议( ) A.代表的广泛性 B.形式的开创性 C.组织的严密性 D.内容的民主性 2.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一做法( )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其言论( )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B.指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 D.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4.到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使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党和国家还通过减税、推广技术、发放贷款等帮助农民。这些举措( ) A.是国民经济调整的表现 B.可增强农民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 C.奠定了国有经济的基础 D.有助于构建新中国合理的经济结构 5.1952年,周恩来深入地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工作经验,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其中,“同我国已建交的东南亚国家,过去是殖民地……由当地资产阶级来统治”。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原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6.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宣读了美国主导起草的《十六国宣言》,认为“由本会议进一步考虑与研究朝鲜问题是不能产生有用的结果的”。对此,周恩来建议与会国家应共同协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 ) A.积极促进朝鲜停战局面的形成 B.大力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 C.成功挫败美国反华遏华的图谋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7.1954年6月3日,中国和印度政府分别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尼赫鲁总理说,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缔结的这一协定加强并巩固了印中两国的友谊。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B.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C.推动了亚非会议达成合作协议 D.促进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8.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其主要职能包括:简化和整理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此举在当时( ) A.导致扫盲教育的迅速完成 B.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 C.利于经济建设的顺利展开 D.增强我国的国防军事实力 9.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材料说明了( ) A.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B.民族资本主义阻碍国民经济恢复 C.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确立 10.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中国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