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34591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学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240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 cover
【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 断句要求: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读懂是前提)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排除缩范围)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标志是辅助) 断句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如: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2、找动词,定句读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例如: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 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3、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 既而、俄而”等。???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例如: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4、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是用了顶真手法,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如: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5、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 《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 再如:“故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