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36627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64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孟子认为,农民有了田地、住宅还不够,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种植、如何牧畜、如何伐林等方法,使人民知道适时生产,懂得保养资源。这表明孟子(  ) A. 重视维护小农利益 B. 具有保护环境意识 C. 倡导重农抑商政策 D. 承认社会分工协作 如表为西汉后期帝王在灾异发生后颁布的自谴诏书统计表。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宣帝 元帝 成帝 哀帝 4次 7次 7次 4次 A. “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B. 帝王具有勤政爱民精神 C. 帝王行为受儒家思想影响 D. 自然灾害引发社会动荡 宋代不管是公学还是私学,都有一个收藏丰富的图书馆可供学生自己阅读并展开讨论。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 印刷技术的进步 B. 学校教育的发展 C. 科举取士的完善 D. 儒学复兴的开展 宋元小说,无论是短篇话本还是长篇话本,都有诗词的韵文与叙述性的散文相间杂用的形式。明清小说最显著的是其创作语言的大众化和口语化。这一变化(  ) A. 实现了文学从俗到雅的转型 B. 说明了理学影响的削弱 C. 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 D. 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大量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推动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资产阶级的壮大 C. 民族工业的增强 D. 传播媒介的进步 1924年,孙中山说:“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即取消此等条约中所定之一切特权,而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以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势力。”这说明,孙中山(  ) A. 认为世界各国和平相处 B. 主张国内民族一律平等 C. 强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D. 支持其他民族争得独立 如表为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  ) 1936年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 《实践论》《矛盾论》 1938年 《论持久战》 1939年 《<共产党人>发刊词》 A. 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B.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C. 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 据统计,1950年中国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为1.6年,1973年为4.09年,1992年为8.5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 劳动力文化素质不断提升 B. 与发达国家教育差距缩小 C. 接受义务教育者数量增加 D. 教育改革的步伐渐趋加快 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这说明,苏格拉底(  ) A. 希望重建城邦社会公德 B. 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德 C. 反思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D. 对人性本身进行研究 近代某一时期,欧洲不少国家推翻了作为封建势力顽固堡垒的天主教会的统治,进一步瓦解了中世纪的封建结构。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文艺复兴的传播 B. 宗教改革的开展 C. 启蒙运动的高涨 D. 工业革命的进行 1900年,普朗克在《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提出了量子假说,物理学界当时对此假说反应冷淡。这主要是因为量子假说(  ) A. 本身存在着缺陷 B. 与传统原则相悖 C. 未通过实验得出 D. 提出者声名不显 印象主义流派的作品摆脱了传统的宗教题材以及历史题材,把绘画题材的重心转到现实生活,在他们的画面中看不到大场面及故事情节。据此可知,印象派作品(  ) A.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突出了理性思维 C. 遵循了写实原则 D. 表达了幻灭反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于西方,明末清初的中国也有一场思想“启蒙”,这场启蒙的领军人物是黄宗羲。在黄宗羲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与西方启蒙殊途同归的有关“公意”与“议政”“权利”与“权力”的阐释。由于种种原因,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