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1节 早期国家与社会 1.“三代”: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代”。 2.地位 (1)“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 (2)这一时期在生产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坚实的基础。 1.建立及意义 (1)时间及建立者: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2)地位(意义):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夏朝的统治(社会概况) (1)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2)文明标志: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都城以宗庙和宫殿等大型建筑为中心,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3.夏朝灭亡(公元前1600年前后) 夏朝经历了400多年,到桀统治时,他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周边各部落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 1.建立与灭亡 (1)建立时间及建立者: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汤灭夏建商。 (2)灭亡:商朝末年,国王纣奢侈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讨伐纣王,与商朝军队展开“牧野之战”,最终消灭商朝。 2.商朝的文明成就 成就 具体概况 青铜铸 造业发达 ①特点: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 ②代表:司母戊鼎 ③价值/意义:青铜礼器是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甲骨文 的出现 ①含义: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②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价值/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奠定了后来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其珍贵的史料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2.西周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王室势力日益衰弱。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西周的统治措施 (1)军队与法律: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周与夏、商一样都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受封对象 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封赐给自己的子弟和少数的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权利 可以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口,并且在诸侯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 诸侯义务 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影响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对周边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3)发展并完善古代礼乐制度 目的 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内容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评价 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但礼乐制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一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4)实行宗法制 含义 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的制度 宗法等级 周王(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他们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的统治阶层 评价 ①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由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决定的,等级越高,地位越高,权利越大。②这种强调社会等级、重视人的出身的等级制度,与现代社会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有本质的区别 三代 建立 文明成就 夏 禹 世袭制、宫殿、国家政权机构的创立 商 汤 青铜器、甲骨文、军队和刑法 周 周武王 分封制、宗法制、完善礼乐制度 助记歌谣:夏、商、周朝称“三代”,文明成就有创新。大禹建夏位传启,王位禅让变世袭。商朝铸造青铜器,甲骨文中史可寻。西周分封天下行,灭亡在前771。 分封制。 文字 发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