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82707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8996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历史,高中,19张,课件,文化,金元
  • cover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三单元 一、儒学的复兴 北宋中期 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时间 原因 目的 口号 意义 儒学复兴 重塑儒学正统地位,儒学上升为理学 道 佛 儒 理学形成 理学理论 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理学或道学学派) 时间: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中形成新儒学,即理学 ①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②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③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④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⑤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唯心主义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影响 史料阅读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 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四书五经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 石刻朱熹自画像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蔡尚思(福建泉州德化人)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五经书影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董仲舒 孟子 程 颢 理学大师朱熹 程 颐 理学 儒学 朱熹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朱熹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在朱熹的影响下,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在武夷山溪畔峰麓择基筑室,著述授徒,仅宋元间在武夷山创立书院的著名学者就有43位,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劝学》 武夷书院 宋词主要流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 感人,内容以叹咏 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宏 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 内心感慨。 二、文学艺术 元曲 (1)含义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2)发展阶段及特点(散曲) 兴起:宋代 特点: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繁荣:元代 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3)代表人物 关汉卿、马致远 宋金话本 说话的底本 勾栏 (1)说经,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2)讲史,如《五代史平话》、 《大宋宣和遗事》; (3)小说,如《京本通俗小说》 清明上河图流动的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