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85977

2021-2022学年纲要上册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讲义(3份打包)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647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奠定,打包,3份,讲义,挑战,面临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重点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难点 明清时期经济中的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基础梳理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 经济的发展 (1)农业 ①粮食作物: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 ②农业多种经营: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2)手工业 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②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 ①货币: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②商人群体: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晋商。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 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 陆王心学 (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2)主张: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3)评价: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 李贽等思想家的思想 (1)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2)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3.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2)主张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三、小说与戏曲 1. 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 小说 (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 小说的杰作。 (3)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3. 戏曲 (1)传奇: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昆曲: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1. 科技著作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 欧洲传教士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1)欧洲传教士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重点探究 一、明清时期思想领域变化的特点 (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强调儒家伦理道德信仰。 (2)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3)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5)提倡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 (6)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 二、明清时期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 (1)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政治黑暗,官场腐朽,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2)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