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85991

2021-2022学年统编版纲要上册第9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讲义(2份打包)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92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1-2022,打包,2份,讲义,建设,革命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地位。 2.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4. 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 5.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重点 理清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线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难点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基础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 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北平 隆重开幕。 (2)内容 ①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 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等重要文件。 a. 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b. 作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 临时宪法 的作用。 ③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 成立:10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3. 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 背景 (1)军事: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经济: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3)国际:应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2. 措施 (1)土地改革 ① 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 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② 措施:1950 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 结果和意义 a. 到 1952 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b.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 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 ② 措施: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③ 结果和意义:到1950 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3)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抗美援朝 ① 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 结果: 1953年7 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成果 (1)“ 一边倒 ”: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 主要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 ① 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② 地位 a.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 五大国之一 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b. 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