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993080

2022届高三统编版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时强化训练(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3345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届,面临,解析,版含,word,强化训练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 1.(2021?浙江)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1?蚌山区校级模拟)明清以来,随着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城市手艺人向小商品生产者的转化,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以粮食和棉布为交易商品的国内市场。这反映了(  ) A.粮食种植面积缩小使市场供不应求 B.商品经济占主体地位 C.长久累积的人地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D.明清蕴含近代化因素 3.(2021?重庆模拟)明清时期,松江、太仓等地“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浙江湖州、嘉兴等地则以发展蚕桑驰名。这表明明清时期(  ) A.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B.江南农业多种经营兴盛 C.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紧密 D.棉花蚕桑是江南支柱产业 4.(2021?北京模拟)黄宗羲主张通过恢复井田制度和“重定天下之赋”的途径和办法防止土地集中,“废金银,使货币之衡尽归于钱。”这些主张(  ) A.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讲求经世致用去虚就实 C.旨在回归传统经济秩序 D.批判了引古筹今的取向 5.(2021?泰安四模)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人刘有才最初选择宋金为女婿只是贪他是个好劳力;后来宋金一病不起,被刘有才抛弃;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这体现了(  )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 B.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 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D.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 6.(2021?景德镇模拟)据明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据此可知(  )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 B.闭关锁国阻碍外贸发展 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 7.(2021?湖南模拟)雍正元年十月,都察院御史陈允恭奏道:“(浙江需米)小商由江南贩运于浙,巨商由上江(今安徽)、湖广、江西贩运于苏州。”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这反映出当时(  ) A.农本观念仍居主导地位 B.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8.(2020?山东)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9.(2021?武清区校级模拟)如表是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及其主张,据如表分析,他们都(  )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年)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年)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王夫之(1619﹣1692年)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 A.倡导“经世致用”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 D.宣传西方民权思想 10.(2021?迎江区校级三模)在明代江浙地区出现了多市镇,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中介)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上述材料表明(  ) A.私营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