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2208

7.2服务社会 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768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服务社会,教案
  • cover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能力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1.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奉献社会的积极意义。 难点: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指出:志愿者是指利用业余时间,不为任何报酬参与社会服务的人。每年的3月5日为中国志愿者服务日,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服务日。 教师总结:志愿者的行为是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行为;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服务社会》。 【讲授新课】 一、奉献助我成长 (一)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活动一:1.阅读教材P80 运用你的经验。 2.思考问题: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3.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活动二:1.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 2.思考问题:(1)曹师傅的行动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学生探究讨论,由代表回答。 4.答案提示:(1)曹师傅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我们要像曹师傅一样,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5.教师总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二)服务社会促进全面发展 活动三:1.阅读教材P81下方探究与分享。 2.探究问题:(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3.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4.答案提示:(1)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和发展自己。 (2)义务送报纸。宣传了我校学生的良好形象,拓展了自身视野,增强了劳动意识,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境界也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一)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活动四:1.多媒体展示资料。 1922年5月,团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26日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9年5月4日,共青团中央颁布共青团团徽。1982年12月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2.思考问题:请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你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认识。 3.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4.教师总结:为了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投身新时代,希望同学们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活动五:1.阅读教材P82探究与分享。 2.思考问题:(1)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2)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组内讨论交流,组长汇报。 4.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三)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活动六:1.多媒体展示资料。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将实施青少年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教育国策。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提出的教育方针政策中,始终主张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张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思想锻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