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3113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727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国人,失掉,自信心,同步,练习,答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同步练习答案 1. 答案示例: 图标左边是由中国传统元素鼎的形状和祥云构成的“河南”拼音首字母“H”,右边是行书“河南”二字。下方用行书书写“心灵故乡,老家河南”八字。右上方有一篆刻徽标,上书“旅游”字样。本图标简约大方,将传统的河南旅游文化与现代气息相结合,易于河南旅游品牌的传播与推广。 【解析】 本题考查图标构图要素及含义的分析能力。观察所给的图标,可以看出左边是由中国传统元素鼎的形状和祥云构成的“河南”拼音首字母“H”,右边是行书“河南”二字。“河南”二字的下方用行书书写“心灵故乡,老家河南”八字。图标右上方有一篆刻徽标,上书“旅游”字样。目的是宣传河南的旅游文化。 2. (1)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2)以偏概全。 (3)脊梁:支柱(中坚力量、栋梁、支撑);“状无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4)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5)充满自信力,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民族的振兴和繁荣,他们奋不顾身、坚忍不拔、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他们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的代表。(要结合时代举例) 3. (1)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后来只希望着国联,现在也不信;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不行,它指出了敌论据的错误与荒谬,指出它不能证明敌论点的 (3)直接批驳或驳论证 (4)“他信力”指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自欺力’是指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5)表强调 4. (1)①我们曾经对汉语有自信,但近现代以来,这种自信产生了动摇。②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有其独特的优点。④汉语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首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和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然后,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并列举自信动掘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最后,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 (3)材料一:第④段。这则材料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材料二:第①段。这则材料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5. (1)①坚定信念、志存高远;②修身养性、道德养成;③脚踏实地、砺能笃行。 (2)比喻论证。把个人比作一棵树,把加强修身养性比作给树木“修枝剪叶”“清除害虫”,使树木能健康成长;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之‘道’在于修身养性、道德养成”的观点。 (3)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论点“在新时代,广大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脚踏实地,勇攀时代的高峰”;然后分段论述了青年成长成才之“法”,青年成长成才之“道”,青年成长成才之“术”;最后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4)放在第③段。因为这句话讲的是要加强自身修养,第③段是讲青年成长成才要注重自身修养,二者观点一致。 6. (1)不矛盾。悲观失败的“自欺”“笼罩了一切”,更加突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难能可贵。 (2)选文第2段侧重于论述历史上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第3段侧重于论述现在也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两段话共同证明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