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3305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3.3《节余多少钱》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615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节余多少钱,格式
  • cover
3 节余多少钱 课题 节余多少钱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发展从图中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的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的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灵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上述原因,教学设计如下:1.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都会进行集体交流,把各自的解题过程和想法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而且能发现更好的解题方法,取长补短。2.注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较好地理解题意,是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在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之前,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题意,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列式计算,有助于学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估算的策略 进城务工人员的数据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节余多少钱(一)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1)脱式计算。100-54+7835+45-27(2)校合唱队原来有70人,毕业32人之后又加入了28人,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2.组织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3.揭示课题。 1.(1)独立计算之后交流计算结果。(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说一说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3.明确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1.填空。小明家、小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笔直的路上,小明家在学校东面,距离学校570米,小华家在学校西面,比小明家到学校远150米。从小华家到小明家要走(  )米。 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了解图中的各种信息。2.课件出示问题: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1)提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独立思考:要求八月节余了多少元,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尝试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汇报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4)讨论运算顺序。提问: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对,列出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3.课件出示问题: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请学生尝试用示意图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自画的示意图并讲解图意。(3)请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阅读图中的文字信息。(1)了解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和他们的作用。(2)了解亮亮和奶奶的生活来源:奶奶每月领取补助185元,爸爸妈妈每月寄回800元。2.(1)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独立思考,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3)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是怎样想的。方法一:先求八月共收入多少钱,再减去花掉的钱,就是节余的钱,列式为800+185-745。方法二:先用爸爸妈妈寄回的钱减去八月花掉的钱,再加上奶奶的补助185元,就是节余的钱,列式为800-745+185。(4)联系题意,明确列出的加减混合算式都应该从左往右进行计算。3.读题,明确要解决“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的问题首先求出十月节余了多少钱,再把两个月节余的钱加在一起。(1)把自己对题意的理解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3)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然后讲一讲算式中每一步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脱式计算。258-177+280700-179+373400-184-107654+87+2063.月月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这个星期前五天的收入情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