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43424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4《寄书》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64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格式
  • cover
4 寄 书 课题 寄 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的算法问题。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进位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进位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到邮局寄书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使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更能体会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想很好地解决问题,养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时利用寄书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学生根据妙想寄书找到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然后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3.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探究。因为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信息,并根据已有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然后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究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题卡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5分钟) 1.复习:回忆整数加减法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2.谈话导入:贫困山区的学生上学困难,妙想号召全班学生给山区学生捐书,全班学生共捐两包书。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3.课件出示教材86页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4.引出课题———寄书。(板书课题) 1.回忆并回答问题。2.积极参与谈话,进入情境。3.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4.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1元里面有(  )个1角;1.5里面有(  )个1角。(2)2.6元是由(  )元和(  )角组成的。(3)从2元里面拿出8角,还剩(  )元(  )角。 二、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15分钟) 1.估一估。(1)提出问题:大约需要多少元?(2)引导学生说清估算的方法和思考过程。2.算一算。(1)出示问题:妙想一共要付多少元?(2)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再集体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类推出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3)组织全班学生用竖式再算一算并巡视指导。3.想一想。(1)出示问题:妙想付了15元,应找回多少元?(2)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独立列式计算。4.引导学生尝试总结算法。 1.(1)自主解决问题。(2)与同桌交流后汇报。生1:1.6元不到2元,12.8元不到13元,不会超过15元。生2:……2.(1)思考并分析问题。(2)独立列式计算后交流、汇报。生1:我是这样想的: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144角也就是14.4元。生2:我觉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所以可以这样笔算:(3)独立用竖式计算,巩固竖式的计算方法。3.(1)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