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6067

11《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课件(共41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867098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论语十二章,第三,课时,课件,41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和《论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熟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 (重点) 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的特点,以及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走近《论语》深处,探寻思想内涵 一、温故知新 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的哲理。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二、分类品析,探究哲理 1.这十二章《论语》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你能举例说明吗? 治学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 修身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人修养)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道德修养)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修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道德修养) 2.品读“治学篇” (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治学篇”) (1)思考: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预设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温故”“知新”的人可以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 预设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 (3)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预设 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习的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得新的体会。 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