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57976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346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阅读,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 cover
整体阅读指导 知识清单 一、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类型 根据最新《考试大纲》,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文涉及“中外论述类文本”,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本。 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所选文本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典范性,结构和语言非常严谨。经过加工改造的高考论述类文本,篇幅虽短但“五脏俱全”,且所选文本论点鲜明,一般会在文本的首段就亮出文章的论点;每段还有分论点,论述结构层次清晰。 论述类文本有如下常见类型: 1.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2.学术论文: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3.时评: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4.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阅读指导 一、阅读全文,整体把握 许多考生在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由于对阅读材料有陌生感甚至排斥感,不是静下心来细致认真地阅读文本,而是习惯先看题,然后按“题”索“文”,以求速战速决。用这种方式解题,每做一道题目甚至是每看一个选项,都要把全文浏览一遍,希望从文本中检索到与本题、本选项有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做完整个阅读题可能要把全文浏览检索多遍,白费时间;此外,由于每次浏览检索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难免会因为主旨把握不准、信息掌握不全、内部关系梳理不顺而导致对选项判断的偏差,从而造成答题的失误。 二、两步完成读文过程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词句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类 型 阐 释 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会在文中频繁出现) (2)年代时间(多依次出现)、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及范围限定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几乎、凡、凡是、所有、全、都、仅仅等) (3)重要的修饰、程度限制性词语(如:基本、根本、十分、非常、总共等) (4)已然与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现在、了、将等)、或然与必然(如:假如、可能、如果、或许、预计、一定、必然、肯定等) (5)代词(这、那、它、其、此等) 有助于厘清文章思路和论证对象逻辑关系的词语 (1)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 (2)转折(如:但是、反而、可是、却、然而、不过等) (3)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 (4)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5)举例子(如:例如、如、比方说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类 型 阐 释 统摄全篇的句子 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 用作论据的句子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揭示文章思路、结构的句子 (1)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总分、并列、对比、递进、点与面等)的标志性句子(如“首先……其次……”等) (2)每段的开头句、结尾句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的句子,对具有厘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做简短批注,为进一步阅读作准备。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为整体把握文章思路及内容作准备。 1.理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厘清文章是如何围绕论点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某一重点段落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语句之间和段落之间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运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志;即使有些文章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也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