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66609

3.6《跳绳》教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31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跳绳,教案
  • cover
6.跳 绳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 难点: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争做到体现层次性。先让学生涂一涂、分一分、填一填,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8、9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跳绳游戏吗?你们是怎么玩的? 今天,淘气、笑笑他们和几个小朋友也在玩跳绳游戏。(课件出示情境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学生熟悉的情境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学生熟悉的跳绳游戏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新知铺好路。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说一说,列一列。 (1)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图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列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吗?请你们把合适的加法算式列在书上。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 师:列完算式后,请你们把算式的意思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3)全班反馈。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列的算式和算式的含义呢? 举例: 2+6=8表示2个摇绳的小朋友和6个跳绳的小朋友,合起来是8个小朋友。 1+7=8表示1个戴帽子的小朋友和7个没戴帽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是8个小朋友。 3+5=8表示3个穿裙子的小朋友和5个没穿裙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是8个小朋友。 (4)发散思维。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列出了那么多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列出“8减几等于几”的减法算式吗? 请大家把算式列在本子上,列完了,想一想算式的意思。 (5)全班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向大家展示你列的算式呢? (6)拍手游戏。 师生、生生互相玩拍手游戏,合起来的拍数等于“8”。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合作交流精神。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跳绳”一图,列出合适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同桌交流,关注到学生思考的过程。 2.画一画,列一列。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真棒,请大家继续努力!今天小象乖乖在画画的时候碰到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教材第39页“涂一涂,填一填”,图上有什么? (2)提出要求。 师:根据小象乖乖涂的结果,你能列出合适的算式吗? (1+8=9,8+1=9,9-1=8, 9-8=1)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象乖乖还可能涂几块?试着涂一涂,涂完了,再根据涂的结果列出合适的算式。 学生自由活动。 (3)全班反馈。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涂的?列的算式是什么? (2+7=9, 7+2=9,9-7=2,9-2=7……) 师指重点算式,让学生说明算式的意思。 (4)比手势游戏。 师生、生生互相玩比手势游戏,手势合起来等于“9”。 师:我出1。 生:我出8。 师:我出2。 生:我出7。 生生仿照,互相玩比手势游戏。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想法多样化。在“画一画”中,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