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066612

3.2《还剩下多少》教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35722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还剩下多少,教案
  • cover
2.还剩下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并会读减法算式,建立符号意识。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 3.继续提高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与理解他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 设计说明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时,才会集中注意力学数学,才会把数学学得更好,为此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两点设计。 1.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情境。 新课伊始,通过播放“过生日”的有关画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小老鼠搬运蛋糕、摘果子游戏,所有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利用孩子身边的事物进行的,一幅幅生活的画面都是学生所熟知的,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不但愿意去学,同时也能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与生活有所感知,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游戏中增长见识。 由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自制力差,爱动的特点,所以在课上创设了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乐此不彼,爱学乐学,培养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5个圆片、苹果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课题 昨天丁丁过生日,妈妈给他买了1个大蛋糕,晚饭后一只小老鼠也来凑热闹,请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播放教材主题情境画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说一说,讲故事。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老师都听得入迷了,根据这个故事中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还剩下几块蛋糕?) 师:谁会列算式?为什么列减法算式呢? 请学生尝试说明。 师小结:从5块蛋糕中拿走了2块,要算还剩几块,就是从5块里面去掉2块,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 领读算式,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设计采用连环画的形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体会到从总数中取出一部分,求剩余的部分要用减法计算,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减法问题。 1.玩游戏。 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分三个层次)看谁能先摘到等于3、4的果子。 还有几个果子没人摘?怎样才能摘到它们? 这个果子没有算式,只知道它等于5,你能想办法摘到它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出示教材第28页“试一试”。 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设计意图:给学生设计了有趣的开放题,由摘果子巧妙地过渡到书上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5块蛋糕,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拿走2块蛋糕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操作并回答。 师:如果小老鼠拿走了4块蛋糕,还剩下几块呢?用算式怎样表示呢? 学生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回答。 5-4=1 师:如果你是小老鼠,想拿走几块? 同桌之间摆一摆,说一说。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帮小老鼠想到了各种拿走蛋糕的可能,小朋友们真聪明,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摆的过程? 学生汇报交流。 4.反馈练习,巩固减法的意义。 三、巩固新知 1.出示主题图片。(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提出数学问题,互问互答。(如:①荷叶上原来有3只小青蛙,跳入水中1只,还剩下几只?……) 2.师生同做扳手指游戏。伸开左手,任意压下4根手指,说出减法算式,如:压下1根手指,5-1=4,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